智能制造网手机版

手机访问更快捷

智能制造网APP

安卓版

智能制造网小程序

营销推广更便捷

您现在的位置:智能制造网>化工设备>资讯列表>2025年氢能产业如何发展?看看代表们怎么说

2025年氢能产业如何发展?看看代表们怎么说

2025年03月07日 10:03:41 人气: 24272 来源: OFweek氢能网
  2025年3月6日,全国两会正在北京隆重开幕。氢能作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、助力实现 “双碳” 目标的关键力量,再次成为热议焦点。多位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提出了诸多富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,旨在推动我国氢能产业迈向新台阶。
 
  钟宝申全国人大代表、隆基绿能董事长
 
  钟宝申认为,应加快绿氢和绿醇等绿色能源及原料的发展,通过政策、技术及市场三轮驱动,为绿色氢能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他特别提到,应重点发展氨醇等绿色氢基燃料,以推动氢能产业的多元化发展。
 
  薛济萍: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
 
  薛济萍强调了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足、绿氢制造成本高以及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。他呼吁尽快出台衔接政策,对源头制氢进行适当补贴,并加强技术研发支持。
 
  同时,薛济萍还关注氢能产业的标准法规建设。他认为,应统一各地区标准,通过全国代表提案推动氢能产业标准的统一和完善。这将有助于消除地方政策差异带来的市场壁垒,促进氢能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。
 
  张国强: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
 
  张国强指出,我国氢能产业虽已在全球多个环节领先,但仍处于早期阶段,亟需政策的大力支持。
 
  他建议,应加强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顶层设计,推动绿氢产业链协调发展,并坚持低碳制氢、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发展方向。同时,张国强还强调了政策延续性的重要性,呼吁提高产业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,避免“政策空窗期”影响产业发展信心。在落地应用方面,他建议推广氢能高速示范,并推动重型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试点应用,以丰富氢能的应用场景。
 
  张天任:全国人大代表、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
 
  张天任提议优化氢能产业政策,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。他建议,首先,有关部门应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,并建立相关标准法规。其次,创新氢能项目的政策支持形式,通过应用示范项目降低应用成本。同时,加强对氢能产业链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研发支持,确保自主可控并提升性能。最后,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,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,推动氢能示范应用。
 
  张庆生全国人大代表,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、党委书记
 
  张庆生则从绿氢产业链的角度出发,建议加强我国氢能全产业链的顶层设计,推动绿氢产业链的高质量协调发展。
 
  他强调,应加大绿氢管网的建设力度,完善我国绿氢管网规划,并出台支持政策,推进长距离管道建设,以实现低成本用氢规模化、产业化。同时,张庆生还建议对承担示范应用与推广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、优惠政策,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氢能产业的发展中来。
 
  姚锦龙:全国政协委员、美锦能源董事长
 
  姚锦龙认为,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实现“双碳” 目标的关键路径,但伴随氢能分布式能源产业快速发展,发展区域失衡、创新投入不足、政策支持碎片化等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。为此,他提出三项关于氢能发展的建议:
 
  首先,呼吁强化顶层设计,由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主导制定氢能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规划,促进区域协同发展。
 
  其次,建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模块化电解制氢设备研发,并推动头部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,突破核心技术瓶颈。
 
  最后,完善政策体系,建立全国统一的绿氢交易机制,推广新型商业模式,并简化分布式氢能项目审批流程。
 
  综合来看,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氢能行业发展,从政策支持、产业协同、技术革新、绿氢推广、应用场景拓宽及公平竞争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议,将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,推动氢能行业迈向新的高度。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:1271141964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智能制造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智能制造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智能制造网,https://www.gkzhan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